close

 

 嗨 大家好 我是21

一個渴望手邊隨時有食物的說書人
 
上禮拜分享了一篇"恐懼與焦慮"的文章
內容主要是探討恐懼和焦慮對生活的幫助
(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閱讀)

 

 

 文中提到了一個重點"適當的焦慮,具有積極意義",通常我們一提到恐懼或是焦慮,總會下意識的認為那是一種負能量。

 
但其實.......
 
恐懼是當我們感受到環境的威脅時,下意識的保護反應,刺激我們的警覺性,它在提醒著我們要趕快離開當下的環境;比如說:我們遇到蛇會想趕快逃跑,因為怕被咬,甚至是毒蛇。
 
焦慮是我們在面臨"未知"時,心中產生的不安、或緊張,從而導致內心產生巨大的壓力;例如:學生考試前的緊張感,因為還沒考,怕考不好,造成心裡覺得不安;同時,也因為這樣的考前緊張,更加會促進學生想要積極地唸書把成績考好的慾望。
 
綜合以上所說,恐懼和焦慮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,在適當的程度上都具有能幫助我們成長的意義。
 
  

情緒只是一種能量,沒有好壞之分

於是,我們就能更深入的探討除了恐懼和焦慮之外的其他情緒反應,對於生活來說是否也能起到相同的成長作用。
 
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恐懼和焦慮是一種負能量,因為每當所處的環境刺激我們產生這些情緒的時候,隨之而來的結果都使我們感到排斥不想接受,我們下意識地將它們解讀為「負能量」。
 
相同的道理,當我們感受到快樂時,也是因為環境的刺激,讓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情緒,我們便下意識的將"快樂"解讀為「正能量」;比如說:小孩子玩躲貓貓,因為怕被鬼抓到,被鬼抓到就輸了(環境刺激),所以會有”怕輸”的恐懼情緒(情緒能量);當鬼慢慢的抓到人的時候,抓到所有人就贏了(環境刺激),會產生”勝利”的快樂情緒(情緒能量);所以「環境的刺激會令人產生情緒能量」,重點在於我們要如何去解讀它,並且將它化為成長的養分。
 
任何情緒都有其功能,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。情緒是屬於自己的,不管是「正」還是「負」,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,是一種能量,也是生命的資源。
面對各種情緒,我們要學會去接納,去全然地感受它在身體裡的自然流動,而不是排斥它,更不能抗拒它、忽略它。
 
之所以會有「正負能量」的區分,是因為人們針對環境刺激下意識導致的主觀判斷。
 

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歡迎按讚、追蹤、收藏,21會持續更新,分享更多美食、心靈成長、和有趣的文章。

(本篇文章參考自書本”別人怎麼對你,都是你教的”,照片由文章作者翻拍自書本章節段落標題)

 

#騎士說書

#環境刺激

#情緒能量
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騎士說書人-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